生命科学
-
中山大学刘春巧团队《PNAS》,揭示光感受器外段蛋白转运新机制
近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春巧教授团队揭示光感受器外段蛋白转运新机制:Tmem138/Tmem231/Ahi1连接纤毛复合体对Rhodopsin和其他外段蛋白的跨纤毛运输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为视…
-
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多项科技成果发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围绕科技创新工作,通过平台搭建、资源配置、经费支持等多方面,为全院开展创新工作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创造了科技发展新生态。各研究团队积极探索,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近期,各研究团队取得了多项科…
-
《自然·通讯》,北大生命学院胡家志课题组开发目前最安全的Cas9基因编辑工具变体Cas9TX
CRISPR-Cas核酸酶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基因编辑工具,在基础科研以及临床应用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除脱靶活性以外,CRISPR-Cas核酸酶编辑基因组可能产生染色体易位以及染色体大片段缺失等…
-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完成高精度组装中国汉族基因组
高质量人类参考基因组是理解人类复杂性状发生发展分子机理的基础。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人类参考基因组并不能正确代表全人类不同人群的遗传特征,构建人群特异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成为各国竞相实现的目标。随着测序技术…
-
《自然·通讯》,南京大学刘新峰团队揭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性白质损伤的特异性分子机制
近年有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发现脑卒中后会出现非缺血区继发性脑白质损伤,这种继发性的损伤可能是卒中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原因之一。然而造成这种继发性白质损伤的机制尚不明确。国外学者在对其他脑白质病变患者的研究中…
-
上海交大张宇团队模拟实验发现冷泉喷发推动有机碳循环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
在海洋中,几乎所有深埋甲烷的释放和消耗都发生在冷泉。因此,解析冷泉的甲烷循环对于估算海洋甲烷源汇至关重要。由甲烷厌氧氧化古菌(ANME)和硫酸盐还原细菌(SRB)介导的甲烷厌氧氧化(AOM)过程是冷泉…
-
浙大易文团队《PNAS》,揭示糖基化调控膜蛋白胞内分选和降解的分子机制
胞表面的膜受体蛋白,如酪氨酸激酶受体EGFR等被配体激活后,会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被转运到胞内,由早期胞内体(early endosomes)运输经过多泡小体(multivesicular bo…
-
中山大学黄辉团队《Hypertension》,揭示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
饮食因素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近年来发现,辣椒摄入具有多种心血管获益,常规摄入辣椒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管钙化与辣椒摄入的关系尚不明确。 3月2日,中山大学附属…
-
生命的转录:从DNA到RNA
READING 编者按 Frontiers for Young Minds期刊网站(以下简称“FYM”)上线了五位诺贝尔奖得主专门为青少年撰写的科学文章合集。《赛先生》获FYM官方授权翻译五篇文章,将…
-
美国疾控中心:未接种疫苗者死于新冠的概率为完全接种者的11倍
来源 | 医诺维 新冠病毒(SARS-CoV-2),通常通过呼吸道感染人类,并造成呼吸系统和人体各个器官的损伤。自爆发以来,已过一年有余,病毒正在引起全球大流行,病例继续增加。随着疫情的演变,接种疫苗…